之前的微星無燼RS準系統(tǒng)配的是i9-10900K處理器,是顆睿頻可到5.3GHz的10核20線程,125W的TDP功耗和熱量都相當驚人,原裝240水冷在滿負載的情況下溫度也會上到95+,機箱頂部時不時的會散發(fā)出滾滾熱浪。
微星無燼RS算是配置比較高的準系統(tǒng)了,無燼RS配置還是蠻高的,除了i9-10900K外,配置的是Z490 ACE 戰(zhàn)神主板并標配了MAG CORELIQUID 240R 水冷和MEG A850GF金牌電源,自己再加上顯卡、內(nèi)存和SSD就搞定了。
要想解決這個問題,要不換散熱器,要不換散熱硅脂,我摸了摸口袋,還是選擇了后者,換散熱硅脂得了。
硅脂選擇了以液金出名的暴力熊Aeronaut、Hydronaut、Kryonaut三款硅脂,Aeronaut是入門款導(dǎo)熱系數(shù)有8.5,Hydronaut是性價比款,導(dǎo)熱系數(shù)11.8,而Kryonaut是高階版,導(dǎo)熱系數(shù)有12.5。
拆開包裝,1g容量的硅脂包裝樣式不能說完全相似只能說一模一樣,要不是我按序排列,根本分不清誰是誰,大家也要注意下不要混淆。
多國語言的說明書里推薦的硅脂涂法一種是刮刀抹均,另一種是少見的X型不用涂抹方式。
有一說一240的水冷壓i9-10900K有點勉強,再不升級散熱的前提下,更換硅脂是投入最小的方案。
拆散熱,換硅脂。
這款是Aeronaut,三者中相對便宜的一款,濃稠度不高,相對來說比較稀,是屬于很容易涂抹的一款。
待機溫度
滿載溫度
接下來的是Hydronaut,三者中最粘稠,顏色最深的一款,也是唯一一款配方中不含硅的,但是相對信越7921和利民TF4來說要好涂抹不少。
待機溫度
滿載溫度
最后的是Kryonaut,相對來說價格最高,但是沒想到他并不是最粘稠的,而是介于Aeronaut和Hydronaut之間,也很容易摸勻,同時顏色也是最淺的,感覺Kryonaut的配方可能和前二者會有區(qū)別。
待機溫度
匯總溫度對比圖,可以看出來溫度是開始降低了,其中Kryonaut的效果最好,Hydronaut次之,Aeronaut相對一般,整體上要比原裝硅脂降低了1-4度。
總結(jié):
暴力熊是我們熟知的液金散熱方面方面的領(lǐng)軍人物,常規(guī)硅脂反倒是不太出名,這回的初體驗,得到了性能成績也是相當出眾的,不管是入門產(chǎn)品還是性能級產(chǎn)品都可圈可點,看來之后除了幾家老牌廠家,又多了一個新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