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注科學HIFI的天使吉米(TANCHJIM),于6月底新推出一款開放式雙動圈耳塞旗艦——Force,內(nèi)置φ8.2mm鍍鈹復合振膜和φ10mm鍍鈦復合振膜,售價1598。
與該價位段另一款單動圈旗艦Origin一起,成了守護天使家千元檔門面的“雙子星”。
為更好得凸顯Force的魅力,天使吉米這次還和新加坡知名品牌EFFECT聯(lián)合開發(fā)了配套的耳機線。
源自NEOTECH萬?。║P-OCC)技術(shù),4股26AWG,單晶銅鍍銀材質(zhì)。
分線器兩側(cè)各有一塊跑道型金屬網(wǎng),與腔體上的透氣網(wǎng)形成了視覺上的巧妙呼應(yīng)。
實際感受,線身粗度適中,外皮高度透明,觸感很軟,不易打結(jié)。
據(jù)悉,這條線有著專門針對Force的調(diào)音優(yōu)化。我聽了好些天,有時還把它插在其他耳塞上感知差異,發(fā)現(xiàn)廠商所言確實不虛。
它有著明顯的“高頻定向調(diào)校”,能在飽滿低頻的基礎(chǔ)上,還能呈現(xiàn)非常精致的高頻和弱音細節(jié)。通常情況下,它的音色都是溫柔、細膩、獨特且高級的。
對比我手里Hzsound銀杏和天使吉米Oxygen的標配線,F(xiàn)orce這條線會有些“壓亮度”,聽著會“暗”和“柔”一點。高頻方面,F(xiàn)orce配線的延伸、明晰度和精致感,比前兩者的普通鍍銀線明顯更迷人。
把這條線換到昔日旗艦Oxygen上,聲音會變得明顯柔潤、寬松,橫向聲場也有進一步拓展,整體的味道相對原線會更為雅致,有高級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款配線可更換3.5、4.4以及Type-C(配合專屬APP調(diào)音)3種插頭,明顯好于過去該價位段只有單端線材的Oxygen和Origin。
作為多單元耳塞,F(xiàn)orce的總諧波失真相對多單元動鐵要低很多,總諧波失真僅0.036%@1kHz。若只聚焦中頻到高頻段,則幾乎全部低于0.05%(廠商測試數(shù)據(jù))。非常理想。
天使吉米在“1500元價位段”上,從創(chuàng)立至今,共推出了三款動圈耳塞,分別是上圖自左至右的Oxygen、Force和Origin。
其中的Force,因鋁+樹脂的原因,最輕。另兩個材質(zhì)為不銹鋼,稍重。從收納與使用的便捷感來說,F(xiàn)orce勝出。
頻響:
Force在100到200Hz間的曲線,似乎是廠商有史以來壓得最低的那個,按說這會讓它的中頻有著非常不錯的自然度,利于聽眾感知錄音層面的原始風味,更好的捕捉音樂制作人埋設(shè)在主旋律間的弱音細節(jié)和靈動巧思。
低頻的量感也不算少,至少是很趨近天使吉米自家目標。
然而,或許是φ8.2mm鍍鈹球頂和PU懸邊復合振膜特性的原因,3.5單端下的Force,在4k到7kHz之間的曲線貌似衰減稍快,相對Origin和Oxygen來說,其中高頻硬度和亮度會有點虧欠。實際體驗,3.5插頭下的它,在中小音量,快節(jié)奏音樂下,會顯得不特別明快和挺拔。
音色上,我覺得它更趨近于索尼封閉監(jiān)聽頭戴MDR-M1的那種“柔”。好處是非常耐聽,聲場也比較開,且即便是開很大音量,也不太容易發(fā)出過激的高頻刺激(3.5插頭下)。不太好的是,聽某些強勁的音樂,它的中、下盤“步伐”或會讓你覺得稍慢,整體舒展得不會很盡興。不過,當換上4.4插頭后,它的爽感又會有較大改觀。
易推性和搭配:
阻抗:17歐±10%,靈敏度:120dB/Vrms。
經(jīng)換算,大約是102dB/mW,偏低。按說≤105dB,就屬于是靈敏度中等,比較吃推力的。
我給它搭配了山靈M3 PLUS(大推力/高均衡)、索尼ZX706(厚低頻/寬廣場景),雖說不論單端還是平衡口,這倆播放器都足夠,但內(nèi)心深處,仍會感到有某些東西(動態(tài)/密度)沒被完全挖掘出來。這與之前該價位段的兩款單動圈旗艦Oxygen和Origin明顯不同。當然,后兩者的實際響度聲壓和亮度感也更容易令人滿足。
若只聽Force的3.5插頭,我手里入門級的小尾巴中,也就山靈UA MINI可以非常好地展現(xiàn)其密度和低頻威力,然后就是高端的飛傲KA17。比較詭異的是貌似威猛的KA15甚至也不太行,更別提其他中小輸出功率的了。
所以,如果你想從容地體驗Force的潛藏威力,建議盡量多用它的4.4插頭。畢竟如今的手機小尾巴和便攜播放器都把“火力”堆到了4.4口。
大致風格(寬口耳套):
非“清亮”型。
有濃郁的低音托底,中頻音色較淡,柔和感好。高頻精致度和各頻域交錯時的層次感也頗為理想。偶感HUFI,但時不時就會被這耳塞溫柔而細膩的一面所折服。
中、小音量下非常耐聽,人聲也相當自然。大音量下,低頻存在感明顯,整體會有“金字塔”般的能量感知。
剛?cè)岜壤?strong>“柔”性相對高點。
有全場景覆蓋的縱深感。中頻有監(jiān)聽味,但因低頻和高頻的特別調(diào)校,故主體的“音樂性”也顯得比較足。不過,若想感受基于中頻和亮度的爽感,該價位段的單動圈旗艦Origin會更好些。
若安裝窄口耳套,低頻威力會更強,整體爽感會比寬口耳套更好。不過,人聲的位置此時會被頂?shù)帽容^高且遠,有時會不太自然。所以,我還是更常用“寬口耳套”。
Typec-C插頭下,配合官方APP會有許多調(diào)音玩法,適合手機HIFI用戶折騰。比如均衡、流行、樂器增強、大量游戲?qū)俣ㄖ埔粜У鹊取?
前端是手機時,默認音色聽著比較溫和、厚重,源自素質(zhì)層面的感染力,相對專業(yè)HIFI播放設(shè)備會不太夠,只是耐聽。若前端更換為筆記本電腦,素質(zhì)、立體感會提升。
對比Origin:
Force的低頻存在感更明顯,響應(yīng)松弛,大音量下回彈速度相對慢一點,低音氛圍較濃郁;
人聲距離稍遠,該頻域透明度不如Origin,嗓音情緒因此而顯得比較含蓄。不過,人聲和樂器基頻的柔和感卻會更優(yōu),對音樂本初的還原也會比Origin更好點。
高頻方面,即便是在大音量下,F(xiàn)orce也沒有噪感和硬感,而Origin此時則會略硬一點,但同樣也不噪。
進一步總結(jié),F(xiàn)orce更擅長呈現(xiàn)音樂全貌,人聲會比Origin更中性,結(jié)像體積相對偏小。而Origin更容易把人聲流行的爽感給展現(xiàn)出來,結(jié)像體積更大,動態(tài)也更振奮。高音部分,F(xiàn)orce會呈現(xiàn)的更有層次些,但不會像Origin那般鮮亮。
這倆都是水平很高的動圈耳塞,如果你重視中頻的飽滿度和亮度,還有低頻的質(zhì)感,那Origin更好;如果追求更具縱深感的聲場,更為蓬松的量感型低頻,不特別在意人聲的濃郁感,那Force更好。
對比Oxygen:
Oxygen作為天使吉米早期的千元檔傳奇經(jīng)典動圈耳塞,聽著就像是Origin動態(tài)適度削弱,低頻適度增加,高頻柔和感適度提升的版本。硬素質(zhì)上,它的密度和規(guī)模感相對Origin弱了些。與新旗艦Force對比,F(xiàn)orce的人聲相對內(nèi)凹,存在距離感,味道會淡一些。
高頻方面,F(xiàn)orce的亮度比Oxygen稍暗,但延伸和微弱細節(jié)的揭示力卻高出Oxygen一截,這跟線材和腔體聲學設(shè)計都有關(guān)。
低頻方面,F(xiàn)orce的量感充沛,音色柔和,速度感稍慢。Oxygen形態(tài)飽滿,速度感更快些,只是聲場和密度不如雙動圈開放式設(shè)計的Force。
總體上,Oxygen自然、平滑、強勁,有源自人聲和主旋律的爽感,Force大氣、中性、淡雅,相對更有錯落的層次感,也更適合駕馭編制更大一些的作品。前提是它的前端設(shè)備要盡量“力大且精細”。
外殼為高精度高透明樹脂3D打印,外側(cè)覆蓋有鋁合金面板與不銹鋼網(wǎng)罩,特別設(shè)計的后腔開放式結(jié)構(gòu)據(jù)悉可減少高頻衍射失真。
對比類似造型的oxygen和origin,force的腔體著實“不算小”。但由于人體工學設(shè)計得很到位,實際佩戴卻并無任何不適,甚至久戴不摘也ok。
另外,若只看整體外觀,F(xiàn)orce的價值感是三者中最高的那個。
結(jié)語:
天使吉米在這次的旗艦雙動圈耳塞開發(fā)上,相對之前的單動圈旗艦Origin,進一步優(yōu)化了“自然度”和“柔和感”,同時對聲場的縱深和低頻量感也做了些升級。也就是低音強、聲場廣,高頻延伸自然,差不多各種風格都能比較好的駕馭和很自然的還原。
音色方面,相對Origin,它會比較偏暖。對追求自然、松弛感的燒友來說,它可能是很理想的選擇。
從實用性角度出發(fā),這次標配的可換三個插頭的EFFECT耳機線,要比Origin以及同價位其它品牌的競品更具吸引力。特別是當你手里耳塞比較多,且它們存在聲音偏銳、過亮或偏冷的情況時,你是可以用這條線給它們“換換血”的。
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