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波導終結者。
之前跟大家分享過不少雙機直播、OBS串流的內(nèi)容,所以也收到過不少的咨詢。前陣子,有位主播過來問我,說怕播一些3A游戲的時候,單機直播怕會掉幀,在考慮搭雙機直播平臺。然后他跟我說,他的配置是13900K+4090+Z790,兩條32G+4條三星980Pro 2T……我聽完直接暈倒。既然預算這么高,推流機多留點余地總沒問題吧,結果后來的對話令我有點啼笑皆非。“就是推流機不想花太多錢”,這是原話,然后預算一直砍,砍到3000,聽說還要加采集卡,又想繼續(xù)往下砍,最后考慮的是2000包含推流機加采集卡。說實話,我真的無語,因為對于游戲PC,他說的是“感覺4090還不太夠”,這偏心可大了去了。但是說實話,如果僅是推流機,這個預算還真可以做到,只是我平時不太喜歡談論“最低”能壓到多少的話題,因為總會有洋垃圾黨或者傳家寶黨飆胡話,上次有個跟我說用3120M輕松軟壓1080P60幀的,最后哭訴:錄了1小時只有30秒剩下的全黑屏。
既然這樣,咱就實測一把2000以內(nèi)預算推流機+采集卡的方案,這位兄弟又希望性價比高,那就上AMD。零刻的SER5系列目前5500U型號整機在1600出頭,加塊采集卡完全不標題黨。由于功耗較小,這次的電源是19V3.42A共65W功率的航嘉,體積也很小巧。另外,針對一部分用戶反應的SATA線容易壓到或折斷的問題,多給了一條線,同時機身內(nèi)部也做了結構優(yōu)化,后面拆機的時候再看。
整體的體積,造型都和之前的沒有太大區(qū)別,受限于價位,四周機身是ABS材質,頂蓋的金屬透氣網(wǎng)也不可更換。
但是兩側的進風網(wǎng),以及底蓋都還是金屬材質的,保證耐用性。另外,接口上把一個HDMI換成了不少用戶呼吁的DP,前2后2再加Type-C的5個USB也是挺夠用的。
話不多說,我們直接來看今天的主題,直播推流,其他常規(guī)的拆機和跑分后面再看。OBS為最新的29.1.1版本,理論上直播和錄像可以使用相同的編碼設置,開銷也基本一樣,所以這里我用本地錄像編碼來做測試,比較方便一些??梢钥吹剑曨l編碼器識別出了AMD核顯硬件加速AMD HW H264(AVC)。
碼率只要不是太高和太低,對負載是沒有太大影響的,這里就統(tǒng)一用4500K的視頻碼率,128K的音頻碼率。
這里,我們直接來看結論。圖表中數(shù)字均為比例,其中幀數(shù)比例100%則為可以完全流暢直播不掉幀,若有極少數(shù)掉幀就會開始造成卡頓,1%以內(nèi)的話尚可忍受,掉幀超過5%就很明顯了,超過10%則基本已經(jīng)完全不能看。為了避免看花眼,把H265寫成HEVC。
如果要先看結論的話,零刻SER5 5500U可以很輕松地勝任4K60幀、H265的直播串流或者錄制,更別說1080P60幀或者H264了。H264軟壓4K60也只有65%的CPU占用率,剩下的CPU和GPU資源仍然可以干很多事情。然而在測試過程中,也仍舊出現(xiàn)了疑似兼容問題:H264硬壓4K60時,CPU吃滿,顯卡的3D和編碼也居高不下,輸出有16%的掉幀,不可用。而且這次的測試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更多細節(jié),在這里也與大家分享,全網(wǎng)獨家首發(fā),歡迎借鑒。
首先看右邊的綠圈,經(jīng)實測發(fā)現(xiàn),任務管理器外面顯示的GPU占用率,僅是“3D”這一項的使用率,除了少部分為系統(tǒng)界面的開銷外,大部分時候是DirectX或者OpenGL這種3D應用的開銷,可以粗略的認為是3D游戲在用。所以這次的表格,我才劃分出了3D占用和編碼占用兩格數(shù)據(jù)。其次,3D和High Priority 3D這兩項,在輸出分辨率為4K的時候都會有不小的占用,這估計也是不少朋友單機直播高規(guī)格會頓卡的原因之一。左邊綠圈處會顯示掉的幀數(shù),理想情況下做到0掉幀沒有問題,上圖為H264硬壓4K60遇到兼容性問題的掉幀截圖,其他方案均為0掉幀。
更深層次的原因暫時無法確認,估計也解決不了。參考上面這張硬壓4K60幀H265的資源占用,3D和High Priority 3D這兩項反而低了不少,3D的占用更是低到幾乎沒有,所以這可能是H264底層編碼的原因,或者反過來說,是H265針對4K或者更高分辨率的優(yōu)化。另外,OBS不提供H265的軟壓選項,我已經(jīng)找遍,雖然按理來說應該也是可以扛得住的。
那我覺得,這個零刻SER5 5500U加采集卡,總造價2000以下的雙機直播推流機方案,就已經(jīng)很不錯了,不要再跟我壓價了真的。游戲主機搞3W預算,推流機3K都不肯出,我是真無法理解。另外,如果2000塊的預算都沒有,或者賺不回來,那我建議不要搞直播了,為愛發(fā)電嗎。接下來拆機看看,首先是2.5英寸硬盤的優(yōu)化,頂上的硬盤倉做了一體式設計,排線也就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彎折了。
固態(tài)是500G版本的英睿達P3 Plus,也可自行升級其他PCIe 4.0的條子。
固態(tài)底下是無線網(wǎng)卡,AX200NGW,支持WIFI6和藍牙5.2,這個我感覺很夠用,就沒有必要折騰了。
兩條內(nèi)存也是英睿達原廠的DDR4筆記本內(nèi)存條,3200頻率CL22,8Gx2雙通道。如果有更高需求的朋友,自行升級即可。
接下來看看常規(guī)跑分,5500U在CPU-Z的單核得分為495.4,多核3688.1,六核十二線程,動態(tài)頻率4.0Ghz。
烤機情況下,AIDA64烤機界面的顯示仍然有誤,一樣是看傳感器的溫度,CPU溫度壓在75度左右,浮上76又會馬上壓回來,主板溫度壓在55-56度,可以放心使用。風扇聲音很小幾乎聽不見,就沒測了。零刻在散熱效果和噪音控制上一直在做改進,已經(jīng)達到了性能、噪音、溫度很不錯的均衡。
雙通道DDR4 3200條子的帶寬還是很不錯的,讀取達到了47203MB/s,延遲稍微高了點。想要擴容或者換更小延遲的條子可以自行動手,D4筆記本條現(xiàn)在也很便宜了。
固態(tài)硬盤方面,讀取速度3600MB/s以上,寫入速度超過1900MB/s,標準的2280 M.2條子,也一樣可以自行升級。
解碼能力方面,DXVA Checker顯示常用的規(guī)格都能解4K,HEVC能解8K,拿來接家里的大彩電看電影啥的也是非常輕松的事情,就算軟解都無壓力。
拿我之前自己錄的4K60幀H265視頻源來做個剪輯試試,全質量預覽,拖動非常順暢,沒有卡頓出現(xiàn)。拿來做輕量剪輯、修圖等生產(chǎn)力,零刻SER5 5500U也是可以一戰(zhàn)的。
事實上,現(xiàn)在小主機和便攜屏的組合,在空間緊湊或者需要頻繁移動的時候確實非常方便,不少大佬也用來搭建多機多屏工作桌面。主機大小僅為12.6cm*11.3cm*4.0cm,并且支持HDMI+DP+Type-C的三屏異顯輸出。之前有位主播也是過來咨詢我,說一邊直播一邊看彈幕,彈幕多就會卡,我跟他說你弄個小主機接個便攜屏,專門用來看彈幕不就解決了。他恍然大悟。
那么,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里。這種小主機的用途很多,雙網(wǎng)口的有人拿去改軟路由或者NAS,然后也有朋友做影音中心啥的,類似的內(nèi)容之前分享過很多了,就不都重復一遍了。1000多的小主機加上采集卡不到2000,我覺得這是我做雙機直播推流的底線了,總不能跟我說預算300塊想跟大家分享流暢高清的4K60幀3A大作直播吧。零刻還提供30天價保和無理由退款,三年質保服務,如果有朋友叫你幫他裝一臺推流機,你知道該怎么選的。
感謝大家觀看,如果對你有用,幫忙點個贊和關注吧,有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也不妨評論里互動。我們下期再見。